下单即有礼,买多送多,量大从优!
  • 商城动态

<%=rsnews("NewsTitle")%>

发布时间:2014-02-15 
高校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张,许多高校从一个校区变成了“一校两区”(新、老校区)或“一校多区”(一个老校区、几个新校区)的办学格局。由此,许多高校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诸多瓶颈,一方面是面临着规模扩张后“硬件”建设的不足,如学生宿舍、饭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基础设施的严重缺乏,机器设备的老化,师资力量的不足等。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跟不上规模扩张,存在校园文化建设等跟不上的问题。客观说,新校区建设满足了高校扩招的需要,扩展了办学空间,有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但也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新老校区何为中心建设,新老校区如何衔接、新校区如何建设与管理等问题,特别是新校区文化建设成为突出问题。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许多高校原来建在城市中心地带,在高校扩展中,新校区只能选择在城郊边沿地区,两地相距较远,文化差异较大,这就凸显了新校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如何把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为既继承老校区的优良传统文化,又有新校区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成为高校提升教育质量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她所体现的是大学的一种独特的气质,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新校区作为老校区的延伸与发展,不仅在地域上扩展空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要既有所传承也有所创新。总体来看,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共同存在于学校的各个领域中,体现一个大学的个性、面貌。
   二、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质文化:景观亮丽,欠缺亮点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建筑群落、景观设施、团体徽标、地理环境及学术团体或师生个人的科研发明、学术成果等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外显的文化现象,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 相对老校区而言,新校区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是物质景观亮丽,欠缺文化亮点。一是新校区建筑美观、仪器设备先进、路标清晰、校园活动范围大,环境优美,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但由于新校区建立时间短,缺乏蕴含学校精神的有历史含意的古建筑、古道路等人文景观,缺乏高校发展过程中特有的典故,学生置身其中,难以区别是“校园”还是“公园”,难以从中感受高校应有的文化特质。当然,新校区偶尔也种植几棵“古树”,但也是从外地移植过来的,与学校的历史发展、历史变迁没有任何关系。二是高校新校区一般都是边建设边使用,建设时间紧迫,仅注重建筑物的外形美观,忽略本校的历史精神的传承,缺乏高校文化底蕴的连贯性,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欠缺亮点。
   (二)精神文化:沉淀不够,认识肤浅
   校园精神文化是由校园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传统和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核心。 新校区体现出新的精神面貌,显示自己的个性,但对于优良的传统文化,沉淀不够。新校区缺乏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校训、校风和学风以及所有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精神文化,出现文化的“荒漠地带”。在新校区,许多高校普遍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的娱乐活动,误以为举办讲座、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社团活动、书法、绘画、摄影展览等就能实现新校区文化建设。这种肤浅的认识导致形式多样化、内容贫乏化。
   (三)制度文化:严重滞后,毫无保障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程度。 制度文化不仅包括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也包括校园文化主体对规章制度的认识、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高校新校区一般沿用老校区的规章制度,对于新校区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无法适应,严重滞后,前景不容乐观,有待改进。
   三、影响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因分析
   高校新校区之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上述问题,是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客观原因
   1、建设时间短促。高校新校区一般都是边建设边使用,建设时间紧迫,由于新校区工程建设任务赶时间,赶进度,这客观上促使高校建设者没有多少时间来考虑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因而对它考虑不多。
   2、地理位置偏远。新校区产生就急需扩大规模,而在原来老校区城市中心地带,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大规模征地成
    
为不可能。因此,新校区只能选择在偏远的城郊地区,这就造成交通非常不便,新老校区之间的隔阂就不可避免产生,校园文化交流出现断层。由于来回路程遥远,需要时间。即使有校车接送,可也要按时上下车。到新校区上课的任课老师,一早起床就急急忙忙去挤校车,生怕万一挤不上,很可能出现教学事故,自己打“的士”嘛,教育成本又太高了。到一下课,任课老师又急急忙忙去赶校车,要赶回去备课、开会,赶回去接小孩、买菜、煮饭,尽尽家庭成员的责任。即使这样赶,回到家也是灯火斑斓了,疲惫不堪,时间与精力都消耗在路途中了。
   3、师资力量薄弱。新校区产生也需要大量的任课老师、辅导员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老校区原有的师资力量远远满足不了新校区的需要。因此,新校区不得不招聘一批新的工作人员。由于新校区入住的一般是低年级学生,为了减少师生之间沟通的代沟,新校区招聘的员工都是身强力壮、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年轻的辅导员有利于做学生思想工作,方便沟通,但在学生管理经验方面,有所欠缺。在新校区常住人员一般是辅导员和少部分管理人员。任课老师则是上课来,下课就走。办公室人员是实行轮班制,领导是有事则来,没事则走。在新校区,学生难于感受到高校的学术氛围、学术激情,难于了解高校的历史文化、价值观,易产生失落感和边缘感。
   4、经济负担严重。新校区建设除了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外,也离不开高校的经济承担能力。征地、规划、建房、装修、挂牌都要资金。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饭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资金。校车在新老校区之间每天往返的交通费、新校区招聘人员的工资、新校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补贴等等,都离不开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为了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提高生存能力,许多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筹划资金,如:财政拨款、学校自筹收入、银行贷款等,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银行贷款。许多高校由于贷款造成高负债。2007年8月14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在《上半年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策建议》中透露:据央行统计,截至2005年底,高校贷款余额达2001亿元,个别高校由于债务问题已影响到学校正常运行。据统计,全国仅72所部属高校的负债已达到360亿,平均每所高校的负债就有5亿。高负债问题令人触目惊心,有损高校形象。由于经费紧张,教职工待遇有所下降,使教职工对新校区建设失去信心,新校区所招聘人员不安心工作,“换岗”与“跳槽”现象严重,影响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
    总之,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在客观上存在不可抗拒的致命点:建设时间短,毫无经验;地址偏僻,沟通不便;人员偏少,工作不利;经费有限,建设有度。可谓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这些先天性的不足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困难,举步维艰。
   (二)主观原因
   1、领导者重视不够。许多高校新校区都是一边建设一边使用一边完善。新校区刚开始投入使用时,新校区建设千头万绪,同时围绕着教学运行管理和学生工作管理,学校领导忙于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正因为领导者忙于处理这些事务,无暇顾及校园文化建设,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2、管理者规划不力。他们普遍认为,维持好教学秩序,使教学工作能正常运行;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新生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这些基本条件,也就足够了。这就导致了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长远的系统性规划,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指导思想、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割裂开来。
   3、执行者观念滞后。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把校园文化的建设等同于文体娱乐活动,仅仅停留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缺乏学校精神和价值观的引导,没有把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忽略了校园文化精神的建设,导致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出现形式多样化、内容贫乏化。
   总之,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在主观上存在这些薄弱环节:重视不够、规划不力、观念滞后等问题,这就进一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绊脚石,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缓慢,困难重重。
   四、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通过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我们不难找出对策: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是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统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一是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充实、质量提升的转变,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并积极有所作为。二是高校要积极克服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困难,迎难而上,改善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条件。三是统筹兼顾高校新校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整体推进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使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上水平、上台阶,散发出浓厚的大学文化气质。
   (一)夯实基础,加强物质文化载体建设
   1、建设有特色的人文景观载体,体现学校精神。要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出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新校区从建
      
筑物、道路、路标、路灯到一花一草都要规划好。大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神圣殿堂,新校区的校园环境应该是既幽静又典雅,是一个令人能够静下心来研究学问的好地方。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所设计的“一支笔”行政楼、“一把尺”教学楼、“一本书”图书馆,就充满了浓厚的书香味。新校区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上,也可以通过重塑标识来体现学科的特色。如艺术学院的建筑单体体现高贵典雅和浪漫;法学院的建筑单体体现庄重严肃和公正;理学院的建筑单体体现科学严谨;工学院的建筑单体体现实用;商学院的建筑单体体现前卫;文学院的建筑单体体现俊秀。再如,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把欧式的古典风格融入新校区建筑文化中,形成“新古典主义”的风格;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以“洋气”著称,英语学院欧洲风格,日语学院建筑为日本风格,俄语学院建筑为俄罗斯风格。 新校区的道路规划要体现学校发展的历史痕迹,可以根据学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来命名。一个名字就是一段典故,令人浮想联翩,沉浸在往事回忆之中。如浙江大学屏峰校区,所有的道路都是按照杭州西湖的“老十景”和“新十景”来命名,蕴含了杭州独特的文化。为加强新老校区的衔接,传承老校区优良的文化传统,可以在新校区设立历史博物馆,介绍不同时期学校发展概况,展览当时师生校园学习生活图片。那点点滴滴的陈年往事,多姿多彩的大学趣闻,令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流连难返。走进新校区,就如同走进老校区,走进一段历史之中。
   2、善用校园传播载体,加强信息传递。传播载体,包括图书载体、广播载体和网络载体。图书载体指图片和书籍等物质载体。新校区可通过各种各样的海报、宣传栏、校报、班刊、宿舍园地,来进行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传承代表学校精神的校训、校风和主流文化。通过图书馆里完备齐全的图书资料,让新校区师生以书籍为载体,既扩展思维又接受教育和感化。广播载体是指新校区建立校园广播系统。广播系统由信息员、编辑和播音员组成。信息员是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构成,负责收集各种资料,是信息的来源。编辑把信息员收集到的各种情报进行删减处理,然后交给播音员,是信息的加工者。播音员则用甜美的声音,进行播音,是信息的直接传递者。高校新校区广播系统应该更多地播放国家大事要事,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新校区发生的好人好事,通过正面宣传树立学习榜样;关注新校区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的兴趣,建设高素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网络载体是指新校区利用校园网,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主要渠道,通过网络来实现新老校区的信息联通、信息共享。由于新校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使新老校区师生信息沟通与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而网络的出现,正好填补了因两地距离差距所带来交流障碍的缺陷。网络能将新老校区的师生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利于校区之间教师的合作、交流教学心得、开展学术讨论;有利于校区之间学生的互动交流,师兄师姐的“传、帮、带”,让新校区低年级学生感受到高校浓厚的传统文化,加强归属感,减少失落感,体会到高校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激情。
   (二)突出中心,加强精神文化主体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心,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突出精神文化的中心地位,提高精神文化的主体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和领导。学校领导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广大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全体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依靠力量。这三股力量必须共同努力,互动交流,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才能营造积极向上高素质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为此,高校新校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活动中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一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课堂文化引导。专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威信很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心骨。在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可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新校区的文化宣传与学校的办学思想、课程建设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教育。二是高度重视专家学者课后文化感染。专家、学者、骨干教师可通过邮件、手机短信、QQ聊天等方式加强与新校区学生的沟通,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学校精神和主流价值,了解学校历史发展,传承学校优秀文化。三是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文化活动。倡导以学术性、科技性为特色和主流的活动,使学生活动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提升学生活动的层次与品位,凸显学科特色和人文精神。如:举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教育性为一体的各种讲座、学术论坛、技能竞赛、论文比赛,从而促进知识的优化和运用,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形成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四是树立典范人物,发挥榜样作用。通过举办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活动,如:“我最喜爱的老师”、“师德标兵”、“教学名师”评选活动、某某老师的个人绘画展、某某同学的个人摄影展、现场书法比赛、现场插花比赛等等。这些活动所产
      
生的“榜样效应”,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创新能力,营造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氛围,另一方面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具时代感和青春朝气,达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目的。
   (三)强化保障,注重制度文化人本建设
   制度是人制定出来用来约束人的规章条例,具有科学性、严肃性和规范性。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体现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程度。制度文化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发展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价值观,提升人的生存意义,建立富于人文关怀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如探讨新校区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如何规范化问题、如何管理校园网络文化问题。培养具有个性特点的人才,因材施教,改变“一个模子一个样”的培养方式。明确新的办学理念,并落实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中,通过明确新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各项规章制度的重新整编,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保密包装 | 支付方式 | 订单状态 | 会员规则 | 购物演示 |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全部运费规则 | 商城帮助 |

版权所有 美彩标语商城 Copyright 2012-2015 WWW.X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2085245号 网站地图

深圳市美彩广告有限公司公司简介邮箱meicai0755@163.com 淘宝旺旺:点这里用淘宝旺旺联系 在线QQ咨询:点击图标可直接与客服QQ:1552729130在线交谈
客服部:0755-29991977 设计部:0755-27821870 、0755-29991232 传真:0755-29991270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6-858-838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30区前进一路泰华大厦2座7楼 网络实名:美彩标语网 标语商城 保存网站下载到桌面 保存美彩名片